皿讀作mǐn。皿指碗、碟、杯、盤一類用器的統稱,如器皿、皿金、皿卷。皿為象形字?!墩f文》中:“皿,飯食之用器也。象形?!?/p>
早在殷商時代,“皿”字已有在器物口沿線外斜垂兩條短畫的形式,短畫是突出顯示口沿外翻。入周后,表示器身的弧線多數不再向上伸展,而變作趨于低平的淺弧。西周晚期起,表示器座的兩條豎線間,或填加一二橫畫為飾。戰國時代,已經低平的淺弧線兩端又反其勢向下彎轉,這就完全失落了器身特點,經秦漢漸變,兩端下折線與底部橫線終于碰接,為漢后楷書繼承。而《說文》中小篆的寫法是戰國后的另一種變化形式,器身形弧線下的兩條短畫脫離弧線,后代隸楷沒有這種形式。